P231  L3P231  L11
【此中分三:
()未得令得,()已得守護不壞;()設壞還出之方便。初中分三:(1)所受之境,(2) 能受之依,(3)如何受之軌則。今初】

這分為三部分:()未得令得:還沒得到願菩提心的人,使他得到;()已得守護不壞:得到以後怎麼去守護;()設壞還出之方便:萬一有損壞時,就像我們持戒一樣,萬一有小小的地方不對了,如何去懺除乾淨,從淨障當中再回復清淨的戒體。
未得令得又分三部分,() )所受之境:受從什麼地方,() 能受之依:對象從哪裡,()如何受之軌則:從誰去受。

【覺窩於《尊長事次第》中僅云「具相阿闍黎」,更未明說。諸先覺說:「具足願心住其學處,猶非完足,須具行心律儀。」此與勝敵論師說「當往具菩薩律儀善知識所」極相符順。】 
阿底峽尊者明白的說尊長就是師長,也就是現在說的和尚、阿闍黎。並在《尊長事次第》中,關於發菩提心這件事,說了「具相阿闍黎」這麼一句話,具相阿闍黎就是具足相,但是什麼相?阿底峽尊者沒有詳細說明。其他的祖師們則說:這個具相是要具足願心,也要具足行心。當有了大菩提願以後,因為要滿這個願,所以一定要具足行心受菩薩戒,行心律儀就是菩薩戒。這跟勝敵論師所講的「我們要受菩薩戒,一定要到具有菩薩戒的善知識那裡去受」,這兩個是相符合的。

【《十法經》中由他令受而發心者,說有聲聞,是說由彼勸令厭離而受發心,非說聲聞為作儀軌。】

《十法經》中說到由他人令受菩薩戒而發心時,談到聲聞行者,指的是由聲聞人來勸我們發心,而不是我們在聲聞乘人前面受菩薩戒。譬如說般若,很多《般若經》都是由聲聞乘人啟發,為聲聞乘人說的,比如《金剛經》主要的當機是須菩提,《心經》是舍利弗尊者,他勸發而令我們生起厭離心想受菩薩戒,但要正式受戒的時候,不是聲聞乘,一定是菩薩行者,所以菩薩行者是發了願心以後,還要受菩薩戒。而這菩薩戒不是一個樣子,是有它真實的內涵在。這是所受的境,也就是為我們授儀軌的尊長。

◎聲聞:聞佛說四諦法之音聲而悟道的人。
◎聲聞乘:二乘或三乘之一,凡是聞佛音聲和修四諦法門而悟道的人,總稱為聲聞乘。聲聞乘修四諦法,自凡夫至阿羅漢,論時間,速者三生,遲者六十劫,其修行的方便有七(即七方便),得果有四(即四果)。茲列表說明如下: 

聲聞

五停心觀

三 賢

七方便

三生乃至六十劫 修四聖諦

別相念處

總相念處

四善根

世第一法

預流果

四 果

一來果

不還果

阿羅漢果


◎菩薩戒:發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。

【能受之依者。總如勝敵論師說:「若善男子或善女人,具足圓滿身及意樂。」謂天龍等其身意樂堪發願心者,一切皆可為此之依。】
至於能受者,如勝敵論師所言:不管男或女,只要具足兩個條件:圓滿的身相和圓滿的意樂,身心兩樣都相應了,就堪為發心者,這不但是人世間的人身,乃至於天、龍也可以。前面告訴我們,只要修行正見沒有壞的話就不怕,正是這個道理。尤其是學大乘的行者,並不是急著馬上求了脫,因為學大乘的行者發現在生死當中,有這麼多的大好處,所以學大乘的行者全部的精神是要圓滿無上菩提。剛開始時,學大乘的行者重點一定是在菩提心這個中心教授上面,有了這個根本因,再求圓滿因,但這絕對不是說:「只要有正見就行了,其他的馬虎沒關係。」假如有這個念頭,註定要墮落,因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邪見。我們要戰戰兢兢,全部精神貫注在這個地方,但因為我們是初機修行者,難免還會有不注意之處。這要辨別得很清楚,自己檢查最清楚不過,騙人容易,騙自己不好騙,騙因果更是絕不可能,這一點要特別注意。總的來講:只要是身、意樂堪發願心的都可以受。

【然此中者如《道炬釋論》說:「厭離生死,憶念死沒,具慧大悲。」謂於前說諸道次第已修心者,是於菩提心略為生起轉變意者。】 
 依《道炬釋論》所說,要對三有產生大厭離,能憶念無常迅速,進而了解輪迴生死之苦,再推己及人願幫助別人求得解脫,這才是真正有智慧能了解要走大乘路線,要由大慈悲來策發大菩提心的人。不管由大悲而轉發大智,或者由智慧而策發悲心,結果是一樣的。這是指受願心必須要的條件,照著前面必然的次第修行,那對大菩提心已經略為轉變心意者。這並不是說僅僅懂得了道理就算了,如果只懂得道理,書本一合也就沒有了;乃至於聽的時候也是聽得迷迷糊糊,而覺得「這菩薩戒有好處!就受菩薩戒,這只是種點善根;應該是了解了道理以後,一心一意去修行,修行之後心裡邊升起與法相應的心,那個時候就是願心,不是行心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cook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