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P.188 L10
【眾生眾苦一時頓至,盡生死際發大勇進,剎那剎那悉能生起,一切眾生一切種智無量無邊珍寶資糧,知此因已,應當更受百千諸有。」為證此故,引彼諸經。】

菩薩明曉得在生死輪迴當中是痛苦的,因此說要代一切眾生受一切苦,並要救一切眾生,即使所有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痛苦,時時刻刻都壓迫到他身上來,他也不因為怕苦而厭離,反而更發廣大的精進,要在生死輪迴當中救他們,這才是菩薩不離生死的原因,也才是經論上面真正的意趣。

又於三有見為勝利之理者,即彼經說菩薩精勤義利有情,如於此事所發精進,如是其心而獲安樂。
菩薩不厭生死是因為看見在三有輪迴當中,有能廣利眾生的殊勝利益,因為要救眾生,所以必須跟他們在一起。因而對這個事情發勤精進,所以這樣的做法可以得到安樂,這不是痛苦的。師父說我們因先為了求解脫三有而精進,才能推己及人。現在我們一點小事情,站在旁邊看看可以,真正要去做的時候,心裡就是不願意,縮在後邊;當了解了這點,知道眼前這一點小小事情,正是訓練自己最好的機會,就會非常願意地站在前頭承擔。當我們慢慢地從小地方做慣了以後,大的地方自然也能去承擔。

P.189 

故不厭患三有之義,是於生死,義利有情不應厭患,當於此事而發歡喜。
所以菩薩不厭患三有的根本原因,是看見在三有生死當中,自己能夠承擔有情的痛苦,救拔他們出來,有這樣的大利益,對於這件事情就不會厭患,因此才歡喜這樣去做的。

若由煩惱及業增上漂流生死,眾苦逼迫尚不能辦自己義利況云利他,此乃一切衰損之門,較小乘人極應厭患極應滅除。
反過來,由於自己愚痴、無明、惑業,這個力量而漂流生死,在這個情況下眾苦交煎地受很大的逼迫,自己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,還要說幫別人,這是所有一切壞事情的根本,連小乘都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,何況是大乘。然而小乘只為救自己都還要拼命努力,要他救眾生為這個迷惑而苦,只會對此產生絕大的厭患。相較之下,大乘人對生死輪迴當中的厭患應該是強過於小乘者。小乘在這個地方,看起來只管自己,因此菩薩說如果我們自命為大乘者應該了解,不是說我們現在要做到,至少因地上面、心地上面我們要了解,怎麼樣把我們的善願要圓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vecooke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