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黃允臻營養師
「便秘」是一種因無法正常排便,使糞便停留在腸腔過久,造成糞便乾硬而更無法順利排出的症狀。現代人因飲食不均衡、生活忙碌、水分攝取不足、壓力過大、日夜作息不正常、活動量不足的情況下〝便秘〞是時下許多人生活上的大敵,越來越多現代人的「小毛病」,說它小,卻讓人困擾! 再加上結腸直腸癌是目前台灣癌症十大死因第三名。因此不得不重視這個問題囉! 只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及生活習慣,大部份受便秘所苦的人,情況都可以逐漸改善喲。
「腸道年齡」會決定您的健康與美麗。到底腸內大掃除該怎麼做呢?以下提供您一些妙方。
◆ 三餐定時定量,正常作息,良好睡眠品質
◆ 每日應攝取六大類的食物
◆ 餐餐全榖類、蔬果不可少,足夠的食物纖維
膳食纖維可以吸附腸道內的水分,促進大腸的蠕動,加速食物在腸道內的移動速度,有助於糞便快快的排出。選擇加工少的食品,富含各類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外,膳食纖維的含量亦高,如:糙米、紅豆、薏仁、地瓜、南瓜、白木耳、木耳、海帶、蒟蒻,以及各式新鮮的蔬菜、水果。
◆ 每天應喝足夠的液體水分
足量的液體攝取量有助於腸道膳食纖維吸附水分,有助於潤滑腸道,增加糞便的體積量,減少便秘的發生。每日應有8~10杯的液體攝取量,如果流汗量高,液體攝取量需再增加。
◆ 可吃乳酸菌
尤其是因為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鮮奶的人,可以喝優酪乳或吃優格,替腸內的有益菌製造有利的生長環境提升腸道免疫力,同時增加鈣質的吸收。
◆ 適量使用益菌生食品
目前己有許多的文獻證實每日適量食用益生菌的食品,確實可以使腸內好菌常在、害菌不來。但在益菌生的食品份量,因人差異頗大的,應適量食用避免過量,而發生腹瀉、腹漲等不舒服的現象。
◆ 適量食用酸梅汁、黑棗汁、蜂蜜等飲品,此類飲品具有輕瀉作用,有助於嚴重便秘者的排便。
◆ 不要忽略便意,養成定時排便的好習慣。
◆ 腸道穴道指壓按摩,或用溫熱毛巾順時針按摩腹部,促進腸胃蠕動。
◆ 養成運動習慣 多運動並配合深呼吸吐氣,讓大腸做有氧運動補充元氣。
◆ 規律的生活作息、充足的睡眠時間,生活不要太緊張、學習放輕鬆。
總之,「便秘不是病,解不出來卻要人命」!每個人都應關心自己「腸內環保」問題,千萬別讓排便問題干擾您生活的品質。祝福「腸」保健康與青春活力喔!
1.海藻鮮蔬沙拉
材料:海藻(濕)30公克(約2湯匙)、
萵苣、紅蘿蔔等蔬菜約1碗
調味料:日式和風醬油
做法:
(1)將萵苣葉、紅蘿蔔等蔬菜清洗後瀝乾水分,切成塊狀或絲狀備用。
(2)加入適量日式和風醬油製成調味料。
如喜歡青口味者,亦可以橄欖油調和的油醋醬、檸檬汁等水果口味取代傳統日式醬汁。
特色:海藻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、萵苣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,能促進腸胃蠕動。
2. 五穀飯(請參閱院訊第40期 全穀好處多一文)
做法:(1)糙米、黑糯米、燕麥、蕎麥、薏仁用等量的比例全部混合洗淨,稍浸泡。
(2)放入電鍋,加一小匙沙拉油拌勻,再依個人喜好(通常是一比一)加入水量。
(3)待電鍋跳起後,燜1小時即可食用。
特色:含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纖維質可幫助排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