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蛋白質
維生素
- 維持人體生長發育,構成及修補細胞、組織之主要材料。
- 調節生理機能。
- 供給熱能。
食物來源:奶類、肉類、蛋類、魚類、豆類及豆製品、內臟類、全穀類等。
脂肪- 供給熱能。
- 幫助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與利用。
- 增加食物美味及飽腹感。
食物來源:沙拉油、黃豆油、花生油、豬油、乳酪、乳油、人造奶油、麻油等。
醣類- 供給熱能。
- 節省蛋白質的功能。
- 幫助脂肪在體內代謝。
- 形成人體內的物質。
- 調節生理機能。
食物來源:米、飯、麵條、饅頭、玉米、馬鈴薯、蕃薯、芋頭、樹薯粉、甘蔗、蜂蜜、果醬等。
礦物質一、營養上之主要礦物質有鈣、磷、鐵、銅、鉀、鈉、氟、碘、氯、硫、鎂、錳、鈷等,這些礦物質也就是食物燒成灰時的殘餘部分,又稱灰分。其在營養素裏所佔的分量雖很少(醣類、脂肪、蛋白質、水和其他有關物質,佔人體體重96%,礦物質僅佔4%),但其重要性卻很大。
二、礦物質的一般功用:
- 構成身體細胞的原料:如構成骨骼、牙齒、肌肉、血球、神經之主要成分。
- 調節生理機能:如維持體液酸鹼平衡,調節滲透壓,心臟肌肉收縮,神經傳導等機能。茲將各種礦物質的營養功用及食物來源分述如下:
鈣 |
|
奶類、魚類(連骨進食)、蛋類、紅綠色蔬菜、豆類及豆類製品。 |
磷 |
|
家禽類、魚類、肉類、全穀類、乾果、牛奶、莢豆等。 |
鐵 |
|
肝及內臟類、蛋黃、牛奶、瘦肉、貝類、海藻類、豆類、全穀類、葡萄乾、綠葉蔬菜等。 |
鉀、 鈉、 氯 |
|
鉀─瘦肉、內臟、五穀類。 鈉─奶類、蛋類、肉類。 氯─奶類、蛋類、肉類。 |
氟 | 構成骨骼和牙齒之一種重要成分。 | 海產類、骨質食物、菠菜。 |
碘 | 甲狀腺球蛋白的主要成分,以調節能量之新陳代謝。 | 海產類、肉類、蛋、奶類、五穀類、綠葉蔬菜。 |
銅 | 銅與血紅素之造成有關,可幫助鐵質之運用。 | 肝臟、蚌肉、瘦肉、硬殼果類。 |
鎂 |
|
五穀類、硬殼果類、瘦肉、奶類、豆莢、綠葉蔬菜。 |
硫 | 與蛋白質之代謝作用有關,為構成毛髮、軟骨、(肌腱)、胰島素等之必需成分。 | 蛋類、奶類、瘦肉類、豆莢類、硬殼果類。 |
鈷 | 是維生素B12的一種成分,也是造成紅血球的一種必要營養素。 | 綠葉蔬菜(變化大,視土壤中鈷含量而定)。 |
錳 | 對內分泌的活動,酵素的運用及磷酸鈣的新陳代謝有幫助。 | 小麥、糠皮、堅果、豆莢類、萵苣、鳳梨。 |
維生素又稱維他命,其中能溶解於脂肪者稱脂溶性維生素,能溶解於水者稱水溶性維生素。大多數不能從身體中製造,而必需從食物中攝取,其中身體中的作用,就好像機械中的潤滑油。茲將其功用及食物來源分述如下:
脂溶性 維生素A |
|
肝、蛋黃、牛奶、乳酪、人造奶油、黃綠色蔬菜、水果(如青江白菜、胡蘿蔔、菠菜、蕃茄、黃紅心蕃薯、木瓜、芒果等)魚肝油。 |
脂溶性 維生素D |
|
魚肝油、蛋黃、乳酪、魚類、肝、添加維生素D之牛奶等。 |
全站熱搜